蒸湘區(qū):用情用心打造基層治理新典范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彭妮璇報道 迎著清晨七點半的寒風,一輛閃爍著藍紅色燈光的巡邏車停在了衡陽市蒸湘區(qū)大立實驗小學門口。在與執(zhí)勤的民警寒暄后,蒸湘義警謝商兵在學生進入校門的必經之處開始巡邏,認真地關注著四周動態(tài),開始了堅守護學崗位的新一天,一如過去三年的每一天。
“我們在巡邏途中發(fā)現(xiàn)承龍大名城東北方向的立新路口有三輛電動車相撞,三人受傷,其中包括兩位老人,請派救護車過來!”蒸湘義警二中隊隊長徐欣在事故發(fā)生的第一時間撥打了122交通事故處理中心電話與120急救電話,并與義警隊員迅速維持秩序、安撫傷者,最終傷者因送醫(yī)及時,身體并無大礙,相關路段也并未發(fā)生連環(huán)事故。
“真是太感謝你們了!不然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一位母親摟著被人群沖散幸而又找回的孩子,不停地向在南華里夜經濟聚集區(qū)巡邏的義警鞠躬道謝。每當華燈初上,南華里便會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易發(fā)生意外事件。在這期間,總能看到義警,他們列隊穿行在燈火輝煌的大道,走過安靜偏僻的巷弄,為在這片夜色中盡情歡笑的居民們保駕護航。
這是蒸湘區(qū)1000余名義警再普通不過的日常,也是蒸湘區(qū)榮獲中國改革 2024 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的堅實基礎。他們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在治安巡邏、法制宣傳、安防教育、糾紛調解、文明勸導以及各大活動安保中,用每一次貼心的問候、每一份暖心的關懷、每一天無聲的守護,助力社會治安穩(wěn)定,以一腔熱血打造警民共建的“最安全城區(qū)”。
據(jù)統(tǒng)計,2024年,蒸湘區(qū)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分別下降24%、26%。
蒸湘義警訓練有素
“‘單打獨斗’ 絕非長久之計”
蒸湘義警制度的建立,源于長湖派出所所長王敏深入基層的所感所悟:“調任長湖派出所后,我發(fā)現(xiàn)長湖片區(qū)情況較為特殊,轄區(qū)面積大、人口也較為密集,有限的警力在繁雜瑣碎的日常治安維護、突發(fā)事件處理面前,偶爾也會力不從心 。‘楓橋經驗’告訴我們,‘單打獨斗’ 絕非長久之計,必須要發(fā)動群眾、凝聚民力,建立起自己的義警隊伍。”
王敏指導義警隊員
在爭取到區(qū)委、區(qū)政府的支持后,一場轟轟烈烈的“長湖義警”試點于2022年拉開了帷幕。
在長湖警方聯(lián)合社區(qū)、街道,將招募信息和要求通過線下公告欄、線上公眾號等渠道發(fā)布出去后,居民的參與熱情大大超乎了他們的想象。“來社區(qū)報名的人非常多,安排接待報名人員的工作人員不得不從一個變成了三個,事務中心忙得那叫一個熱火朝天。報名人員包括閑暇時間較多、熱心公共事務的退休人員,也有希望回饋社區(qū)、盡一份力的在職青年。”一位社區(qū)工作人員回憶道。
長湖派出所在依據(jù)科學合理的標準,對報名資料的真實性進行多次核查以及簡單面談后,留下了經過性格特點、參與動機等多方面考量后綜合素質相對過硬的人選,并依據(jù)每個人日??芍涞臅r間和自身技能優(yōu)勢,分別編入鄰里守望、安全防范、應急救援、護校安園等7個專業(yè)崗位,還在大隊下設防區(qū)中隊和猛虎突擊中隊、法律援助中隊、水上中隊等專業(yè)中隊13個,確保人盡其才。
義警接受業(yè)務培訓
為了給義警們創(chuàng)造更好的工作條件,蒸湘區(qū)各部門整合資源、協(xié)同發(fā)力,不僅邀請專業(yè)導師進行綜合培訓,覆蓋法律法規(guī)、實戰(zhàn)技能、溝通技巧等多個方面,打造出全方位提升的學習平臺,大大提升了隊伍的專業(yè)素養(yǎng),還多方籌措資金,在后勤保障上做足了功夫,購置諸如對講機、反光背心、強光手電等基本裝備,并為義警們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有效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在這樣全方位、精細化的關懷下,千余位懷揣著質樸熱忱之心的居民們正式成為“長湖義警”。
“一開始在街上看到義警只是覺得很新鮮,后來有一次下夜班太晚,走在路上時總是覺得不踏實,剛好旁邊有巡邏隊經過,我的心一下子就落回了肚子里,帶頭的同志還主動問我家在哪個方向,把我送到了小區(qū)門口。”居民王女士從那以后成為義警制度的絕對支持者,她還表示,以后有機會也想加入義警隊伍,為社會做貢獻。
“有了義警兄弟姐妹的加入,我們的工作壓力確實減輕了不少。例如,一旦發(fā)生突發(fā)事件,義警指揮中心便會通過‘一呼百應’對講機發(fā)出指令,通過‘義警指揮部-中隊長-隊員’反應鏈,形成1分鐘自救、3分鐘互救、5分鐘處置的‘135’快速反應圈,在一些重大案件偵辦和抓捕方面發(fā)揮了重要協(xié)助作用,我們都非常感謝義警們的付出。”民警小胡說道。
在“長湖義警”試點成功基礎上,蒸湘區(qū)積極推廣先進經驗,其他片區(qū)也以村(社區(qū))為基本單元,根據(jù)社情警情復雜程度,陸續(xù)建立起29個義警中隊隊部和數(shù)百個義警集結點,最終提質升級為“蒸湘義警”,正式在蒸湘區(qū)內構建起了“民警、輔警、義警”三警合一的警務格局。
“身為義警,守護群眾就是我的責任,守護好我就很滿足”
“義警同志們的背景經歷各不相同,卻同樣擁有著守護一方安寧的決心和無怨無悔付出的愛心。一旦穿上這身制服,無論在什么場合、什么時間,他們都會自覺肩負起維護社會治安、服務蒸湘居民的重任。”王敏說道,“曾經有位隊員,就是用這份責任心成功阻止了一場重大事故。他在晚上回家時,看到小區(qū)地下車庫有人形跡可疑,不停地在車輛之間徘徊,便出于本能大聲喊了一句‘你在干什么?出去!不準在這里!’,那人聽到后倉皇離開。”
之后傳來消息,此人因焚燒路邊車輛已被派出所民警抓獲,犯罪嫌疑人心存報復社會的歹念,先前進入地下車庫是想借機縱火。
王敏回憶起這件事時仍然難掩激動:“如果不是這一份深入骨髓的責任心,如果不是那一句‘多嘴’的呵斥,那天居民損失的就不僅只是一輛車,大家的生命安全更會面臨極大的威脅。我很慶幸,也很自豪,有這樣一支優(yōu)秀的義警隊伍助我們守望蒸湘。”
生于1962年的徐欣是一名退伍軍人,多年的軍旅生涯鍛造了他堅毅的品質和強烈的使命感,他將其化作對社區(qū)和群眾細致入微的守護:“雖然我退伍了,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加入義警隊伍,就是我繼續(xù)踐行這一宗旨的新方式。”
徐欣在隊中充分運用自己的領導才能與豐富經驗,根據(jù)不同區(qū)域的特點,精心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巡邏路線與時間安排。平日里,不管是找尋癡呆老人、協(xié)調鄰里糾紛,還是處理突發(fā)狀況,他永遠沖在最前面,是附近居民交口稱贊的好隊長。在他的影響下,昔日戰(zhàn)友們紛紛踴躍報名想要加入:“我們也要在退役后運用所學,為社會出一份力!”
徐欣帶隊巡邏
謝商兵家里做了點生意,平常自己身上的事務并不算少,但每天依然堅持在學校門口一天三趟地“打卡”。許多小朋友都已經認識他,每當看到那一張張稚嫩純真的笑臉,聽到一聲聲脆如銀鈴的問好,謝商兵心中總是生出滿滿的幸福感:“身為義警,守護群眾就是我的責任,守護好群眾我就很滿足。有人會覺得我很‘傻’,但他們其實并不知道我在做這些事時,心里有多充實。”說到這里,他的臉上也不自覺露出了微笑。
謝商兵作為義警代表接收學校送來的錦旗
“蒸湘義警制度會不斷改良升級,盡心盡力服務群眾”
隨著不斷修改與完善,如今,蒸湘區(qū)已經構建起政法委牽頭、公安主導,鎮(zhèn)(街)支持,區(qū)直部門配合,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
“黨建引領貫穿于蒸湘義警發(fā)展始終,是義警隊伍保持強大凝聚力與戰(zhàn)斗力的根本所在。蒸湘區(qū)以基層黨組織整建提質專項行動為抓手,推動各級義警隊伍成立臨時黨組織,選派13名黨員民警擔任各義警中隊指導員,把黨建工作引入義警隊伍日常管理,讓義警隊伍緊緊圍繞在黨的旗幟下。”蒸湘區(qū)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義警小李最近參加了所在義警黨支部的主題黨日活動,在集體重溫了入黨誓詞后,大家圍繞“如何更好地在義警工作中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小李表示:“在主題黨日活動中,大家各抒己見,分享工作中的經驗與困惑,互相學習,共同探索如何將黨建工作與義警任務緊密結合。通過參與這些活動,我深刻認識到,我們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關乎群眾的切身利益,就比如上次處理社區(qū)停車難問題,黨員義警帶頭挨家挨戶走訪收集意見,最后出臺的方案符合群眾呼聲,居民們的滿意度大幅提升。”
“我們不斷推進義警崗位職責、勤務活動日常管理、教育培訓、后勤保障的標準化建設,健全組織保障、考核退出等機制,如建立‘義警之家’‘義警健身房’等設施,在提高素能的同時增強義警隊員職業(yè)歸屬感和文化認同感,以確保義警隊伍始終處于持續(xù)激活狀態(tài)。”區(qū)委深化改革辦負責人介紹:“我們依然在探索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不斷前進著,蒸湘義警制度會不斷改良升級,盡心盡力服務群眾。”
義警老周表示:“義警制度的全面性和標準化建設讓我深刻感受到組織對我們的重視和期望。我也更加堅定了要在義警這條路上繼續(xù)走下去的決心,我會盡我所能,與隊員們一起為蒸湘區(qū)的平安穩(wěn)定貢獻自己的力量,不辜負這些好制度,不辜負大家的信任。”
“義警叔叔,這是我在路邊撿到的一塊錢,我把它交給你!”
“在融冠親城小區(qū)出現(xiàn)緊急情況!請附近的處突小組增援!”
“本周末衡陽馬拉松活動目前還有安保人手缺口,請愿意參與的義警同志在群里進行接龍。”
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xù),動人的瞬間依然上演。
這棵名為“蒸湘義警”茁壯成長的大樹,根系不斷向下延伸,枝葉愈發(fā)繁茂,踐行 “盡心盡力服務群眾” 的莊嚴承諾,為構建平安、和諧、美好的蒸湘貢獻著源源不斷的力量,每一位背靠它的居民,都能感受到安全與溫暖。